GVP逐條談 | 58.信號檢測的重點關注信號有哪些?
【條文】
《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第五章 風險識別與評估
第一節 信號檢測
第五十八條 持有人在開展信號檢測時,應當重點關注以下信號:
(一)藥品說明書中未提及的藥品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
(二)藥品說明書中已提及的藥品不良反應,但發生頻率、嚴重程度等明顯增加的;
(三)疑似新的藥品與藥品、藥品與器械、藥品與食品間相互作用導致的藥品不良反應;
(四)疑似新的特殊人群用藥或已知特殊人群用藥的變化;
(五)疑似不良反應呈現聚集性特點,不能排除與藥品質量存在相關性的。
【理解】
藥品安全性信息繁雜,尤其隨著藥物警戒數據庫的普及,公眾對藥物安全的重視,持有人對自身產品安全性問題越來越關注,會收集到各種來源的藥品安全性信息。
在信號管理中,信號優先排序是關鍵的第一步。由于許多報告會被發現不是真實的(錯誤的信號警示)或者沒有必要采取行動,詳細評估全部信號(例如個例報告或匯總報告)將會存在資源上的限制。
風險的關鍵決定因素包括:證據強度,醫學意義(例如:預防的可能性、嚴重性、嚴重程度、可逆性和后果),對公眾健康的潛在影響(例如:發生在大多數人群的影響)。并非所有的安全信號都代表著“風險”(包括潛在的或可識別的),首先需要確定哪些信號是我們需重視的。
·關鍵點1:未提及的不良反應和嚴重的不良反應
未提及的不良反應:指的是新的、未被報告過的不良反應。
嚴重的不良反應:是指因使用藥品引起以下損害情形之一的反應:導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導致顯著的或者永久的人體傷殘或者器官功能的損傷;導致住院或者住院時間延長;導致其他重要醫學事件,如不進行治療可能出現上述所列情況的;具有醫學意義(例如劇烈的、不可逆的、導致發病率或死亡率增加的“關鍵事件”或特定的醫學事件)。
·關鍵點2:發生頻率、嚴重程度等明顯增加的已提及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的發生頻率、嚴重程度等明顯增加會導致比例失衡分數的快速增加,此時即使是已知的不良反應,也應該重點關注。
·關鍵點3:藥品相互作用導致的不良反應
藥物與藥物、藥物與器械、藥物與食品間的相互作用可影響藥物代謝,進而導致藥物原有藥理作用的疊加、降低,還可引起藥物不良反應(ADR)的增加或降低。合理的藥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加藥物的有效性,減少ADR的發生;反之,不合理的藥物相互作用則可以降低藥物的有效性,增加ADR的發生。此類不良反應隱蔽性較強,特別是新藥,藥理機制新,更要關注藥物相互作用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
·關鍵點4:特殊人群
新生兒、嬰幼兒、兒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老年人被稱為特殊人群、脆弱人群。因其生理、生化和病理等機制與普通人群存在較大差異,有著不同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征,用藥安全形勢更嚴峻。
·關鍵點5:疑似不良反應呈現聚集性
即不良事件短時間內集中爆發,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中,需要密切關注同一企業同一產品在短期內集中出現的相似的不良事件的現象,通常稱這種聚集出現的現象為聚集性信號。通過對該聚集性信號進行分析、評價,判斷是否構成群體事件。
Tips:
2012年1月1日,新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正式啟用,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也由2004年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中的“逐級報告”轉變為2011年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中的“在線報告”,使得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建設藥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號預警系統有了物質基礎。
【實踐影響】
持有人為確保資源被合理分配,并且在確定的可接受的時間范圍內滿足公眾健康和其他義務,需要進行信號優先排序步驟。
【延伸閱讀】
CIOMS VIII
(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學經理 華夏)
(責任編輯:陸悅)
分享至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GVP逐條談 | 61.藥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號監測,任重道遠!
持有人獲知或發現同一批號(或相鄰批號)的同一藥品在短期內集中出現多例臨床表現相似的疑似不良反應,呈現聚集性特點的,應當及時開展病例分析和情況調查。 2021-08-23 11:25